赵工的个人空间(玩主)


业余爱好部分转专业技术部分


 读《东周列国》

首页 > 业余爱好 > 读书有感 > 读《东周列国》之三十二--等级
读《东周列国》之三十二--等级

本已把《东周列国》系列结束,可是一天看到一个报道,只好加写这一篇(可能还会不定期加写几篇)。

那天据说是孔子的诞辰,教育台有个采访,记者到北京孔庙,遇到几个外国人,说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人人平等”(由翻译讲出)。记者又到孔庙附近的小学,问小学生孔子的朝代,无人能讲清,由此得出宣传孔子不够的结论。我不清楚现在几年级才会学中国历史,小学生是否应当分清中国的那些朝代,我也不懂德文,不知“人人平等”是外国人的原话还是翻译的应付,但报道中把“人人平等”作为孔子的思想却使人瞠目结舌,哑然失笑。我们不能认为是编辑记者为某种目的故意如此诱导观众(虽然这种事情在现在很常见),那么我们的编辑记者的素质确实有问题,确实需要好好学习一下,有了基本常识再做报道为好,不然只会人云亦云跟风走,缺乏独立判断力,让人耻笑。

孔子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当时鲁国的季、孟、叔三家三分鲁政,鲁君无权,而三家的邑宰又不听三家号令(大夫目无诸侯,家臣亦目无大夫,属悖逆),其主要标志就是城。城的高度代表等级,周礼都有规定,大夫邑城的高度是不能与诸侯的都城一样的,而三家各自筑封邑的城垣,坚厚与都城曲阜一样,属悖逆。后来孔子协助剪除阳虎及公山不狃,劝三家堕城。卫灵公卒,卫发生父子争国,孔子恶其逆理,卫出公欲任以国政,孔子拒绝了。

那个时代,周王已没有权威,各诸侯国不听号令,各诸侯国经常有弑君事件发生,强臣使诸侯王常常成为傀儡,孔子希望通过宣扬周礼,维持过去的统治秩序。孔子讲的礼,是周礼,并非现在讲的礼貌的意思,其主要内容是规定统治秩序,核心是上下秩序,即等级,与所谓“人人平等”是驴唇不对马嘴。我不知道我们的孔子学院是否就是这样教外国学生的,也难怪外国人如此崇拜孔子,定不准还认为平等观念也先于西方XXXX年。孔子修《春秋》,以为惟名器分别贵贱,不可假人。赵衰说:“(礼的作用)使民知尊卑长幼之序,动亲上死长之心。”先轸说:“惟礼可以整民。”

孔子的思想来自那个崇尚等级的时代。楚臣申无宇的阍人(看门人)拿了东西逃走,当了楚灵王的守卫。申无宇闯到王宫去捉拿,灵王说:“既为寡人守宫,可以赦之。”申无宇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自王以下,公、卿、大夫、士、皂、舆、僚、仆、台,递相臣服。以上制下,以下事上,上下相维,国以不乱。臣有阍人,而臣不能行其法,使借王宫以自庇,盗贼公行,又谁禁之?”灵王于是把阍人交给申无宇。

周礼是怎样规定上下的呢?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卫成公亲楚拒晋,晋大军来到,卫不能抵挡,卫成公只得让位于弟叔武,奔陈。叔武只摄政,又向晋文公求情,要求复成公之位,成公得以返国。但其猜疑叔武,其亲信前驱射杀叔武,卫大臣元咺到晋文公处告状,晋文公判卫成公有罪,欲诛卫成公,告知周襄王。襄王说:“《周官》设两造以讯平民,惟君臣无狱,父子无狱。若臣与君讼,是无上下也。又加胜焉,为臣而诛君,为逆已甚。”只将卫成公囚禁。

帝王再错,犯再大的罪,作为臣都不能判其罪,也就是没有任何合法手段可以纠正君王的罪恶和无道,所以也只能通过非正常手段,比如弑君、宫廷政变、起义等。

古人认为严格的等级制度才能保证社会安定,秩序靠下对上的绝对服从才能维持。古代帝王推崇孔子思想,其核心就是推崇这种等级制度,上下不乱,帝王就可以永久坐江山,无论怎样胡作非为都没有问题。而孟子就有所不同,孟子认为君王无道就应被推翻,所以许多帝王都讨厌孟子,而对孔子推崇有加。这种制度本身就缺乏和谐基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中国历史上不断有起义,不断有改朝换代。

从历史上看,这种家天下是不能长久维持的,一个家族因为主观客观原因,终逃不脱衰落的结局,后来必然君弱臣强,这种靠血统维系的政权必然会消亡,被替代。比如当时晋六卿擅政,晋国君无权,以后更是三国分晋,齐则由吕氏改为田氏,周则最终被秦代替。鲁国还要一心维持即将衰亡的姬姓家族的地位,则使国家衰弱,先是臣服齐,后来亡于楚。在国家制度上,必须打破等级,实行民主共和,能者上,衰者下,以正常的制度内的方式解决问题,才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大动荡。

(此贴只以《东周列国志》的内容为依据,未考证历史,那应是有关专家的事)

 

Copyright@dwenzh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26949号
联系邮箱:dwenzhao@163.com  QQ:160828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