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的个人空间(玩主)


旧时旅行游记部分转业余爱好部分转专业技术部分


 川行纪

首页 > 旅行游记 > 川行纪 > 燊海井
燊海井
写作日期:2012-03-22
旅行日期:2010-09

自贡,1939才设立,并成为四川最早的省辖市,工业重镇,而造就自贡如此重要地位的是盐。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西南地区的盐主要靠井盐,凿井,汲取卤水,在锅中熬煮而形成盐晶。自贡附近采卤制盐的历史可上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到宋代后使用了技术先进的卓筒井技术,清朝道光年间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千米井--燊(shēn)海井。燊海井在自贡北部的大安区,有几趟公交车在门口通过,门票20元。

自贡盐井


这面墙上刻画了清代的古法制盐的过程。

自贡盐井


燊海井凿成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工程历时三年,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木质井架(天车)高18米多,是由几百根圆杉木从下而上用竹篾绳捆制而成。

自贡盐井


井口直径11厘米左右,使用的是宋代发明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开凿,这套设备体系由木制碓架、井架(天车)、天地辊(滑轮)、大地车(绞车)等组成,很复杂,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没人解说还真搞不明白。

自贡盐井


用这套设备钻井,人站在碓架上,足踏碓板,翘起碓头将连接着的锉头提起,然后人跳开,锉头随着落下的碓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着井底猛力冲击顿钻。如此一踏一跳,锉头一起一落,反复冲击顿钻,然后再推动大地车,通过滑轮天车,将扇泥筒下到井底,把钻凿出的泥浆碎石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很像舂米。

自贡盐井


这样凿成一口井,往往要几年甚至一二十年时间,不仅是艰辛的过程,还要有坚韧的毅力和丰厚财力支持。

自贡盐井


当时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现在的一些过程已经使用了电力;当时使用的工程设备主要是竹木制成,后来也使用了钢铁。

自贡盐井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凿井制盐多靠个人主观判断力和运气,含有赌博的成分,需要信仰的支撑。

自贡盐井


自贡盐井的最大特点是既产卤水又产天然气,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煮盐,解决了燃料的问题。这是忙碌的煮盐场景。

自贡盐井


当时,卤水自喷量每日约14立方米,并且日产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气,大约可烧制14吨盐。据估算:按照1914年每斤盐40文制钱的平均盐价,2100文相当于银1两,燊海井每天的收入即达银533两,真是财源滚滚来。

自贡盐井


燊海井以后,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超过千米深的盐井逐步出现,周围1平方多公里的地方先后钻井近200口,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云蒸雾蔚的兴盛景象,盐市大兴。后来卤水量逐渐减少,天然气压力也不足,现在是用抽气机将气送到灶房,供八口圆锅煎盐之用,班产原盐两吨左右。

自贡盐井


产出的盐靠人力背到下面的公路边。为了展现当年的生产场景,燊海井灶恢复了用牛汲卤、用井里产的低压天然气熬盐的部分过程,供游人参观。

自贡盐井


燊海井产出的卤水呈黑灰色,称黑卤,是存储于碳酸盐岩系中的沉积变质古海水,味极咸,民间认为适合泡菜,而提取矿盐后残余物中据说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可用来制作美容品。

自贡盐井


制成的盐,装到门前的运货卡车上,不知运往何处了。

自贡盐井


无论宋代的卓筒井技术,还是深达千米的燊海井,在当时都是领先世界的,但这样的技术只是为了取卤煮盐,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这已经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让我们感到了幸福。而贪婪的资本主义并不满足于此,内燃机的发明产生了汽车,轮船、火车也逐渐用油代替煤炭,还要用油发电,这些发明的广泛应用都推动了对石油的贪婪需求,相应的钻探提炼技术迅速提升,很快就把很易满足的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只留给了我们这一个个历史上的辉煌让我们骄傲着。

自贡盐井

Copyright@dwenzh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26949号
联系邮箱:dwenzhao@163.com  QQ:160828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