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台湾行
打狗英领馆
写作日期:2016-11-20
旅行日期:2016-05
不要误解题目的意思,打狗是高雄的原名,据说来自土著名称的译音,原意是竹林。因为最早到达台湾的汉人都是渔民等,所以名称都比较通俗易懂。后来到了日本统治时期,才改名高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台湾、淡水港,并允许建立领事馆。1863年,打狗港正式开放,后来设立英国的领事馆。现在这里是高雄的一处著名景点,门票99NT(新台币),合人民币20多元。
领事馆这个景点的特色是蜡像,大门前的这一处人物最多。室内的一处是凤山教案后,英国军舰来台,清廷道台与英署理领事交涉的场景。不过介绍中说明,当时的领事馆并不在此地,而在旗后,也就是前面介绍的灯塔所在的那片地方。
房屋后面的这处蜡像,好像是英国人为台湾土著看病的情景。原领事馆的主建筑其实是在山岗之上,并有专用的步道通到上面,要走十几分钟。
领事馆建筑是由红砖及花岗岩建造,建筑材料从厦门运来。据称这是台湾最早的一座洋楼,起初是英国洋行建造。下面还有地下室,兼用作监牢。
英国的海外领事的生活比较悠闲舒适的,曾看过英国住喀什噶尔领事馆夫人的回忆录,经常会有一些主要是外国人或地方高级官员参加的聚会宴请等活动。现在这里的庭院中有点心饮料的店铺,门票就中有30NT的抵用券,鼓励来此消费。
领事馆地势比较高,可以俯瞰高雄港附近风光。高雄港水道对面旗津后山顶上的灯塔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山下就是台湾的中山大学。
打狗英国领事馆是高雄的一处著名景点,游客比较多。因为里面空间有限,特别是登山的通道比较窄,景点控制人数,出来时就看到外面等待的旅游团,明显是大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