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的个人空间(玩主)


旧时旅行游记部分转业余爱好部分转专业技术部分


 秋向西北系列

首页 > 业余爱好 > 旅行游记 > 秋向西北(50)--临潭新城镇
秋向西北(50)--临潭新城镇
写作日期:2020-05-16
旅行日期:2017-11
前面经过的冶力关属于甘南州的临潭县管辖,而我下车的地方新城镇也属临潭。临潭县,古称洮州,也称临洮,而今天的临洮县在历史上则称狄道,是民国初的一次改名形成一些名称上的混乱。临潭分旧城和新城,新城镇是明初西平侯沐英所筑,历史上称洮州卫城,以后多次重修,也曾作为临潭县城,不过目前的临潭县城在旧城。虽然新城镇不再是县城,但仍是一处繁华的地方,著名的古迹是城隍庙,也是明初始建。

临潭县新城镇

临潭县新城镇

目前的城隍庙,是作为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来保护的。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县)会师后,在发展方向上发生分歧,当时拥有8万兵力的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不同意北上,在过草地时指令所属部队南下,中央红军只有约七八千人到了陕北,而董振堂率领的五军团与罗炳辉率领的九军团及朱德、刘伯承等红军司令部参谋部等人员也不得不随从四方面军主力南下。后来四方面军在名山县的百丈关与川军展开会战,希望攻入成都平原,但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往地广人稀粮草困难的川西高原地区,兵力损失近半,前途陷入困境。而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主力在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及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会合后有了巩固的根据地,从苏联回国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张浩)归国也到达陕北,由林育英劝说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离开川西北上。不过在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到了甘肃南部后,张国焘又想西去青海发展,1936年9月先后在岷县三十里铺、漳县盐井开会,后来又在新城的城隍庙召开了“洮州会议”,最终说服张国焘同意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师。而红军攻克新城后,还在城隍庙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因此现在这里成为了历史遗址。

临潭县新城镇

临潭县新城镇

新城镇,还有洮州卫城的部分城墙及附属设施,其中南门附近保存较好,不过也已经破损严重了。

临潭县新城镇

临潭县新城镇

据说洮州卫城曾有5座城门,气势雄伟,不过现在只有一些残垣断壁。每年五月端阳节,新城镇会举办迎神活动,而那些神仙包括明初的猛将徐达、常遇春、沐英、胡大海等,可见一些历史的传承。

临潭县新城镇

临潭县新城镇

新城镇虽然属于临潭县管辖,其实距离卓尼县更近一些,很多班车可到卓尼县城。卓尼县也属甘南州,明永乐时期吐蕃后裔获授土官管理所属部落,正德时期被赐姓杨正式成为世袭土司,直到民国时期。中央红军经当时土司杨积庆所属的迭部北上时,杨土司暗令维修栈道并接济粮食,协助红军顺利通过,后来四方面军北上时同样得到杨土司的帮助。甘肃军阀鲁大昌得知后,派人策动杨土司手下叛乱,杨积庆与多位家人被害,称“博峪事变”。卓尼还有一座杨土司纪念馆,是在原土司官邸上修建,院子比较大,但已没有旧建筑了。

卓尼县

卓尼县

杨积庆土司及其长子被害后,其次子杨复兴继任卓尼第20代土司,1949年9月率部在卓尼和平起义,1943年9月被任命为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司令,任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兼任卓尼县县长,1953年起历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80年代后任甘肃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逝世。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 卓尼县与临潭县都属于甘南州,所辖地域犬牙交错,互有飞地,不知是怎样的历史造成这样的区域划分。从卓尼要乘车到岷县,但所乘班车只到岷县的西寨,然后要再搭乘西寨到岷县县城的班车才到县城。一夜之间,下起雪来,第二天从岷县乘火车看到的是一片雪景。

岷县

岷县

Copyright@dwenzh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26949号
联系邮箱:dwenzhao@163.com  QQ:160828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