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的个人空间(玩主)


旧时旅行游记部分转业余爱好部分转专业技术部分


 秋之旅

首页 > 旅行游记 > 秋之旅 > 卫星发射场
卫星发射场
写作日期:2013-03-29
旅行日期:2012-09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中唯一对外开放的一处,路过西昌,就要来此看看。其实,卫星发射场在距西昌65公里的冕宁县泽远乡境内,西客站有沙坝的班车,先走高速向北,在漫水湾镇下高速转向西,十几公里就到了沙坝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沙坝距卫星发射场还有不到10公里距离,只能搭摩托车了。十多年前,还有一趟班车能直达门口不远处,但当时还不允许进入,就爬到对面山坡上远拍发射架。现在开放了,可以进入观看,但班车都较远,门口停着的有很多私家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场位于一处山坳中,三面环山,只有东南侧有一处开口,是比较适合管理的地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1970年开建,是当时的三线建设的一部分,本着“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建在大凉山的这处峡谷中。选择西昌,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当时定位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靠近赤道纬度低的地方更节省燃料,而西昌就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北纬28度(现在选址的文昌北纬20度,更靠南)。西昌的其他优势还有日照320天,几乎没有雾天,1年中的气候变化小,空气透明度高,海拔高(1860米),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等。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进入发射场游览只需要身份证,但是只能带相机类拍照器材,其他物品只能寄存(免费),门票95元,而且要乘专用游览车,自驾来的车辆只能停在门口。游览车首先停的是测试厂房,从铁路运来的火箭和卫星首先要在这里进行组装测试,然后才能进行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这里平卧的是一枚真实的火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1982年交付使用,但1984年1月19日的第一次发射失败,搭载的东方红二号通信试验卫星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为了保证第二次发射成功,就准备了两枚火箭,其中1枚已于当年4月成功发射,使东方红二号通信试验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留下的这枚备用火箭就成为了展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这枚火箭是“长征三号”,三级液体式,前两级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直径3.35米,第三级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直径2.25米。火箭总长44.56 m,起飞重量204吨,运载能力为1.45吨,具有把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能力。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一车的游客下车后围着火箭拍照,也有的在看摆放的纪念品。到这里游览的,虽有一些年轻人,但比例很高的是退休的老年人。“长征三号”的研制和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长征三号火箭后来又发展出甲、乙、丙等型号,运载能力达到5.1吨。因为有了自己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的历史,当然这里还发射气象卫星等,探月计划也在这里实施。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出了测试厂房,向后面走,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发射塔架。发射塔架76米高,有11层工作平台,旁边还有300多米的避雷塔。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间有铁道,火箭、卫星等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制造的,然后通过铁路运到这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目前有两个发射塔架,分别称2号工位和3号工位,其中3号工位是1978年底竣工,2007年重建以满足发射”嫦娥一号”的需要,又称为新3号工位,目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甲火箭(也可发射长征二号丙);而2号工位是1990年投入使用,早期用于发射长二捆与长征三号甲,目前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乙/丙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隶属于解放军总装备部,其实属于军事机构,里面都是军人。1985年开始,因为要发射由国外制造的通信卫星或为外国进行商业发射,就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允许国外有关的专业技术或保卫人员进入,开展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活动,很多方面早已不是秘密。但一直以来,中国公民反而只能通过电视等媒体报道来了解这里的情况,2003年开办了西昌宇航旅游公司,经营并组织发射中心的日常参观和卫星发射实况观赏活动,办成景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虽然成为景区,但对来游览的人还是有很多限制的,只能在几处划定地点活动和拍照,不允许进入其他未开放的地方,比如这处雷达站,就是不能进入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这附近有个小广场,有几座雕塑和一面浮雕墙面,也是其中一处游览地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游客围绕的这个物体,记录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次损失最大的失败。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首飞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Intelsat 708),点火起飞后2秒箭体开始倾斜,22秒后满载燃料的火箭坠毁在距发射塔架约2公里的山坡上(就在大门不远处),随即发生剧烈爆炸,不仅星箭俱毁,而且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附近宿舍及民房等建筑,造成了人员伤亡,官方公布此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外媒认为不止这个数字。上面这部分是这次事故后找到的最大的一块残余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广场是有个雕像,是传说中的万户,被西方认为是有航天梦想的先驱,据说生活在中国明代,使用黑火药制作的火箭(钻天猴)绑在椅子上并手拿风筝,希望飞上蓝天。但中国史籍中并没有关于万户的记载,最早是美国火箭学家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的,后来被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翻译引进,并被时常引用,但并没有人能说出其出处。
其实,真正的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是俄罗斯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这位因病而基本失聪的数学教师,是靠自学读完的中学和大学数理课程,研究课题涉及金属飞艇、流线型飞机、气垫火车和星际火箭的基本原理(都是“纸上谈兵”),从1903年开始写了580多篇论文(其中450篇是在十月革命后),其中阐述了火箭飞行理论,提出了液体燃料火箭的设想和原理图,十月革命后被选为社会主义科学院的会员,并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其他还有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德国人赫尔曼·奥伯特,其后才有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这样的实现者。而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太空飞行思想却是来自于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1865年)等作品,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并不是漫无天际的想象而是有着很多科学依据的,物理教科书上也是通过假设发射出的炮弹可以绕地球飞行而计算其所需的初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场外还有一处航天展览馆,在距发射场几公里外,要回到大门口再乘车前往,我就没有去。看一些介绍,游览地点还有指挥控制大厅(老),距发射场几公里,遗憾没有看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启用了新的指挥控制大厅,是在西昌市区,或者将来有可能允许进入。不过,2014年海南文昌的卫星发射场将启用,西昌的这处发射场的主要发射任务将转移到文昌,这里主要是备用发射场了。门票上有个地址是“长安中路131号”,不知这里是否有旅游车可以直达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从发射场还要返沙坝,便宜的摩托车没有了,大门口有当地人开的面包车等客,就搭上,20元。一条铁路从这里延伸到漫水湾镇,连通到成昆铁路上。司机说,一到有发射任务,附近村庄就会得到通知,要到户外,避免强烈震动等造成房屋损坏而引起伤亡,每次发射还会给地方一些补偿款。现在的房屋质量明显有了改善,而十几年前就很差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有两处汽车站,一处是旅游车站,一处是西客站。看完卫星发射场,还要赶车去盐源,到盐源的车在旅游车站,但会在西客站旁边经过。我当时不清楚,因此折返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Copyright@dwenzh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26949号
联系邮箱:dwenzhao@163.com  QQ:1608288659